“在吗?””在不在?”,什么是微信上提问的正确姿势?

2017年6月15日

“在吗?” “我能问个问题吗?”

“哪个引流技巧最好?””我是微商,卖什么比较好”

在公众号上码字有段时间了,不管是在个人微信上还是在公众号后台,或者其他场合,很多朋友都加了一碗梁粉的联系方式,希望能有一个一对一针对具体问题的沟通场合。

一碗梁粉既不是专家,也不是叫兽,更别提专业人士,只是个码字的,算是一个勤奋的互联网搬运工,无德无能解答专业问题,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一波一波的朋友像约好了一样,在微信上向一碗梁粉提问。

讲真,这些提问,一方面大大的满足了一碗梁粉逐渐膨胀的虚荣心,内心的潜台词是“看,这么多人把我当专家看”,另一方面,发现自己也被推进了一个大坑,那就是在微信上面对各式各样无效沟通的大坑。

今天,一碗梁粉就想跟你聊聊,这些坑长得啥样。

那些好大大大大大的问题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这位朋友是从行业的角度来问如何做网络推广的,可是,一碗梁粉既不是先知上帝,也不是新华字典可以随便查询,随便哪个行业都能信手拈来,“臣妾真心做不到啊”

同样的例子,从行业的角度来问。

又比如,这位朋友是问如何引流新鲜事物能接受的人群,一碗梁粉实在是想说,对新鲜事物能接受的人群实在是太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了。。。。

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门艺术吗? 在微信上提问呢?

如何让被提问的人倾其所能,心甘情愿地回答你的问题,自己还觉得挺值得?

这里有一些基本假设:

1.不管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双方的时间都很宝贵。

于是,在提问前,你至少应该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和做出一些尝试,包括但不限于:

  • 你是谁,你沟通和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 你提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行业,人群,团队
  • 你已经做了哪些尝试,有什么数据可以分析和支撑结论
  • 你已经参考了什么书,发现关于这方面,没有特别精准的内容
  • 你已经在百度或者微信上搜索了哪些文章,觉得哪些没有用
  • 你已经问过了身边的朋友,发现有些问题他们回答不了

基本的思路就是:

1、直抒胸臆,直接描述你的问题,让人先有个大致了解。

2、你已经做了哪些努力:百度了?问过人了?查过书了?

3、提出你的疑问,在哪里碰到钉子了,掉到什么坑里了,具体描述

4、避免提大的问题,比方说某某行业你怎么看,我还能怎么看,拿手机看。

2.尽量直接提出问题,一句能说完的千万别分成好几段来写,尤其是在微信这种对话环境中:

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是别让我来挤牙膏!

别问“在吗?”或者”在不在”,也别发各种表情,抖动在这里真心不适用。

为啥别问”在吗”和各种表情,因为看起来,更像是在群发测试僵尸粉。

或者设想一下:

“在不在?” 我能回答你不在? 其实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人只要手机开着,微信都是一直在线的,您直说就好。

“我能问个问题吗?” 我能说不吗?当你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我已经无法拒绝了。

3.适当的客套有助于沟通气氛,但绝对不要太多了。。。

比方说”回头请你吃饭”,我知道,这可是千年一回头的机会啊。。

比方说”我看过您的书”,可是,我是真心没写过书啊。。

4.除了一些付费提问(例如微博和分答,小密圈)以外,回答者是基本没有得到任何精神上的回馈(更别提物质上)的,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回答问题。

跟上条有关。

但是,适当地真诚地在回答完后表达善意的感谢,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件极为美好的事情,这样也能避免下次再有问题提出时,尴尬的场景。

千万不要一言不合,立即结束谈话,连”恩”都没有。

好问题的例子

举几个例子吧:

我是哪个行业,什么业务,投放哪些地域,这几天推广咨询很差。在此之前每天有多少咨询,这几天调整、设置过什么,咨询减少了。排查了一下账户,发现哪些数据有异常,现在的数据如何等等,不知道该怎么办?求群里大咖指导。

尽可能提供完整的背景信息,是一种美德。

请教下各位大神,现在我公司做线上投放,每个月预算20万左右,主要业务是移民和海外房产,针对的是资产1000万以上的客户,什么样的推广渠道会比较好?之前一直做的是百度和搜狗的搜索引擎推广~~

如果再加上百度和搜索推广效果的陈述那就更好了,因为你要的是对比嘛。

推荐阅读

推荐几本书和文章吧:

  • 《提问的艺术:为什么你该这样问》 (美)索贝尔,
  • 《如何提问(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 [美]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
  • 《思考的方法》张五常

今天一碗梁粉就聊到这里。

作者公众号: 社群那些事(wenbin-pr)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