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你的社群还会存在吗?

2016年2月13日

无论是否承认,社群是继O2O之后在2015年大红大热的互联网用语,而且有越发滚烫的趋势。

2016,社群是趋势?何去何从?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考虑社群营销】

从地域上来看,互联网行业发达的城市,品牌对社群的理解都有基础的,我接触的不少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对社群的概念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相对于北上广,其他二线城市例如南京,苏州等,则需要1到2分钟的解释,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沟通成本。

当然,无论地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品牌社群,说得更通俗一点,是盘活自己的粉丝,从“路人甲”“不明真相的群主”到“铁粉”“真爱粉”,改变自说自话,”自嗨”的窘境。

一个表象是,在人才需求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出现各类有关社群职位的招聘,例如

与此同时,这里面有很多的盲从,认为拉几个500人的微信群,把能框进来的粉丝都框进来,发发红包,就能解决一切营销痛点的不在少数。

盲从之前,也请看看这些社群的运营机制,对你有没有启发:

–以小红书 繁星优选为代表的社区买手KOL形成的社群电商

–以YY,斗鱼,AB站各类网红社区为代表的社群

–以95后年轻人为主,QQ兴趣部落为载体的社群

【社群越来越需要新的连接形式来激活粘性】

越来越多仅仅以线上微信群为载体,以线上分享为主要活动形式的社群,将会慢慢沉寂,无论当初建群时多么的豪言壮志,动辄”每周干货分享”云云。如若不信,盘点一下你手上那些听完线上分享,然后半年没人吭气的群。

对于社群运营者来说,辛辛苦苦从头到尾组织一场分享,形成的各种分享微信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盘活,将是一个大的挑战。

看到的一些好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智力众筹,例如发动大家为某餐饮企业的经营脑力激荡,出谋划策

–线上线下,线下见面产生的信用背书无可取代,社群,赶紧O2O一把

–粉丝分级,学观世音菩萨施大爱于人间?No zuo No die.先呵护好你的真爱粉吧。

(以下省去5000字,欢迎投稿。。)

【小而美的社群大有可为】

类似罗辑思维或者吴晓波读书会,动辄几十万庞大受众的社群,如果没有像罗胖吴晓波之类的超级领袖,将会越来越难以建立。取而代之的,将有更多小而美,细分垂直领域的社群萌芽出现,这是一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小圈子亚文化传播,部落化生存,这是有原始情结的。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500人的群活跃度会越来越低,而20人的小的社群活跃度会明显高于大的社群。

反映到自媒体上,追求大而全的粉丝群体对于一个细分领域的社群,完全没有意义,举个栗子,“上海弹弓爱好者”,受众群体小,转化率一定会非常高。

(插句题外话,我也不认为罗辑思维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型”社群,线上线下的活动除了各地罗友聚会,鲜见其他形式的互相连接。在这点上,罗辑思维某种程度上还是个具有强媒体属性的公众号。)

【社群迸发出的商业机会】

内容生产越来越难,受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随着阅读率的直线下滑,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过了靠广告躺着就可以赚钱的红利期。自媒体也开始思考如何在粉丝之间进行连接,打造粉丝社群的粘性。当然,从强媒体属性的自媒体到强连接属性的社群,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关键是看你如何让大伙互相发生关系。

开始出现各类为社群服务的机构或者产品,例如:为社群活动组织服务的GroupPlus,活动行等,开始为其他各类社群进行孵化的社群,例如宗宁的大熊会等。

2016,社群,你怎么看?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