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社群规模,这3点看看你少做了哪一点?

2017年3月22日

昨天接待了一位在行的咨询(可在 在行app上搜索我的名字 梁文斌),聊起社群规模这个话题。

她的苦恼是,社群的规模一直限于她的朋友圈和个人人脉这个范围,无论怎么推广,已经陷入了没法扩大的困境。

无独有偶,我也经常被人问起,我这个是不是社群运营地不够好,为何规模一直不能扩大。

一碗梁粉从来都认为,如果从问题本身解决不了的话,那我们只能从周边相关的影响因素来寻求解决之道了。

只缘身在此山中,解决社群的问题通常需要你跳出社群的圈子来看待。

因为,社群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点,仅仅把社群看成整个社群生态通路中的沉淀流量的环节是远远不够的。

社群运营是否可持续,既需要前端入口足够大进行条件筛选,也需要后端进行理性合理得变现,从而实现社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咱们一条一条来看:

优质内容是社群的入口和筛选机制:

先来看看什么是内容。大众意义上理解的内容就是文字,而一碗梁粉理解的内容包含多个方面:

可能是你的个人IP精神领袖散发的迷人气息,

可能是你的公众号10万+爆款文章,

可能是你在知乎的回答,

可能是你在各类自媒体发布的文章

可能是你呕心沥血编撰出来的书(例如王潇的《趁早》)

可能是你做的各类线上线下分享活动

。。。等等,还有很多。

以上这些都是你的内容,如果把社群这个生态系统比作一个漏斗,那么这个漏斗的入口就是优质的内容。如果漏斗的口子如果不够大,怎么能扩大你的社群规模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内容是筛选人群的最好方式。

因为,特定的人群总是对特定的内容感兴趣,例如:

以创业为主的人群不会关注美术爱好者的圈子

心理学爱好者的俱乐部不会关注工业互联网协会

营销爱好者的圈子不会主动关注海洋渔业部落

所以,一旦人群对你发布的特定内容感兴趣,那么他们就是你所建社群的目标人群。

你的内容也成了你的社群天然筛选器,如果社群有门槛,懂的人自然懂,你也无需进行面试,无需进行笔试了。

所以,如果要扩大社群潜在人群的基数,发布优质内容(再次敲黑板,不要只看重文字内容,还有其他形式) 是非常重要的形式。

中间这段是社群的运营:

流量一旦进入社群,能否留住他们并做后期转化,最重要就是看运营能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谈到社群,大部分人的焦点,时间,精力都放在社群运营上。

从社群定位,到社群成员角色及平台,到社群的价值输出(我要干什么),到社群参与感运营-我怎么做,到社群的规模复制,有很多技巧。

就简单地以社群定位为例子,

社群是为谁服务? 社群提供什么价值?

社群的最终目标? 社群的类型是泛社交?兴趣?产品?公司?

所有的要素不一定要建立社群的时候全部想清楚,因为很多都是随着社群发展逐步清晰的,并且逐步进化的。但是最低限度,必须得清晰地意识到影响社群运营的环节。

后端如何变现

流量也进来了,社群也运营好了,那么下一步考虑的就是如何挣钱变现了。

你是想简单地通过会员费,提供信息服务或者链接资源服务?

这个会员制的案例,可以参看我的公众号文章 《年赚千万?社群商业模式探秘系列之一:会员制》

还是想通过社群众筹来为创业项目进行融资呢?

例如疯蜜尝试过的股权众筹。疯蜜社群里都是“富婆”,一个项目一人众筹1万,1000个人就是1000万,对于有前景的初创项目来说,资金不是问题。这时候,社群就演变成一个风险投资基金。

亦或是后端连接淘宝京东电商,售卖产品呢?

检验社群粉丝粘性的重要标准就是电商直接变现,简单粗暴但是最能体现粘性,打赏的才是真爱不是吗? 可以参考一碗梁粉在前面文章里提到的趁早社群,靠售卖运动,文创类商品,2017年预计营收超过一亿。

举个沪江网的例子:

通过在自有公众号,门户网站、自有社区和外部的平台(例如知乎,看看二十几个答案如何吸引13万关注的),发布各类优质内容(真题、资料和答疑),发掘那些有能力考需求的人。

引导他们逐个加用于工作的个人微信号或者QQ号,然后把他们加入到微信群或者qq群。

然后构建普通群和核心群,分别定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更详细的内容请到我的公众号 社群那些事 里回复“案例”下载。

内容,运营,变现,社群规模三个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公众号:社群那些事 (wenbin-pr)

没有评论

评论已关闭。